近期,《中国水利报》刊登通讯,报道了泰州引江河二线船闸工程开展科技创新,推进工程建设情况。现转载如下:
科技创新助力泰州引江河二线船闸建设
华体会手机平台引江河二线船闸工程项目部,树立“技术创新练内功,质量管理争先锋”的目标,把开展技术创新作为优化施工组织管理、提高生产作业效率的重要抓手,在前期基础及防渗工程施工中技术创新练内功,着力推进引江二线船闸工程施工进度,取得了初步成效。
长230米、宽23米的泰州引江河二线船闸,有着不同于一般水利工程船闸施工的工况条件。其紧邻运输繁忙的一线船闸,顺水流向中心线距一线船闸仅70米。一线船闸作为长江到泰州的黄金水道,24小时满负荷运行,二线船闸工程施工必须把保证一线船闸的安全运行放在首位,将可能带来的任何不利影响降到最安全的范围内。在工程深基坑施工阶段,如果采用传统的大开挖方案将会影响一线船闸的安全。同时,二线船闸工程场区内土层透水性较强,抗渗能力较差,地基极易产生较大沉降变形,基坑施工成为推进工程进展的一只“拦路虎”。
建设施工单位及时把脉现场工况条件,综合比选各种地基处理方案,针对不同部位的土质情况和结构施工需要,综合应用了地下连续墙(壁厚分别为80厘米、60厘米、30厘米)、钢筋混凝土灌注桩(桩径分别为1200毫米、800毫米、600毫米)、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、单头搅拌桩、高压摆喷桩、旋喷桩、钢板桩等多种桩型进行地基及防渗处理,累计施工各类桩基 4000 根。基础及防渗工程混凝土总量近6万立方米,占工程全部混凝土总量的50%,其品种之多、施工量之大为船闸工程少见。
虽然工程处在基础施工阶段,但项目部提前制订,并优化重点、关键部位的技术方案,及时向省水利系统建设、设计方面的专家请教,为项目技术创新提供了支撑。项目部成立了“顾明如劳模创新工作室引江河二期工程项目点”,开展质量和安全技术创新、传统工艺改进、基础施工新工艺探索和“四新”技术应用等课题研究。
地下连续墙工程量大、战线长,作为工程永久性结构,兼有挡土、防渗作用,是典型的双墙合一设计。同时存在T形、L形多种接头方式,种类也不尽相同。这些特点决定了施工过程中除了常规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外,对施工设备的组织和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,特别是异形板块、相邻板块的施工难度相当大。项目部组织开展技术攻关,改变过去单台设备分期冷接施工的传统做法,采用先进、高效的液压抓斗成槽设备。施工中用两台德国产宝蛾GB34液压成槽机相互配合挖槽,两台50吨履带吊车起吊钢筋笼,双导管甚至三导管浇筑,使所有异形板块整体一次成形,快速推进。
混凝土灌注桩施工采取传统设备与新型装备相结合,在闸首深基坑及场地狭小部位,采用传统回旋式钻机;在地表施工面采用公司新配置的大型旋挖钻机,较好地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成桩质量。在旋挖机施工现场,在指挥人员的引导下机械自行就位,自旋下护筒,在泥浆护壁下钻进、取土、出土,整个过程只用了90分钟即完成钻孔工作。而普通的回旋钻机,同样的桩基钻孔要在7个小时以上。
基础及防渗工程施工中,制作护壁泥浆是经常遇到的难题。在现场,一台 “特殊”设备正在运行,只见含砂的泥浆从一侧吸进机身,经过内部分离,另一侧吐出粘稠净浆,而细砂颗粒则成块状进入土体收纳箱。现场技术人员介绍,由于该工程地下土质含有极细砂,在泥浆中呈悬浮状态,传统的依靠长时间沉淀的做法难以奏效,只能当作弃浆处理,且每挖2孔就要重新制浆,既大幅增加了施工成本,更易引起周边土体污染,极不环保。而引进泥砂分离新设备后,可以保证挖槽的连续作业,施工过程中适当补浆即可,基本没有产生废水废料。
据项目经理顾明如介绍,该工程在加快实现基础施工的同时,克服高温,抓住一切有利时机,紧张有序组织建筑物主体施工,于7月15日顺利完成长53.8米、宽30米、厚20厘米的上闸首基坑封底,为下一步上闸首底板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(报道:顾永明)